登录 | 免费注册 | 帮助中心 | 返回首页 |

中小企业: 0633-7893010

小额业务: 0633-7893013

网站首页 - > 员工栏目 - > 知识共享 - >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

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

文章来源:新金融大数据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8日

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作为核心基础技术,对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扁平化、去中介化等特征,目前包括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P2P、众筹、资产管理、大数据金融等多种模式形态。

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支付结算一直以来是商业银行最为基础、最为传统的中间业务之一。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这种基于信息优势以及由此形成的垄断地位,使得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领域形成长期的、独有的专属优势。而以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为典型代表的金融科技则撼动了商业银行的这一优势,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对客户数据信息进行高效的存储和计算,可以更有效地缓解信息不对称,并真正实现随时随地、以任意方式进行支付结算,更为便捷高效。

更为关键的是,货币和支付方式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金融科技对支付结算的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货币的数字化趋势。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数字加密货币,构建了一个全局分布式账户系统,通过该系统即可完成支付活动,而无需银行作为中介进行支持。尽管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合法化等相关问题还存在诸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现象在未来势必有着进一步的发展,而由其引起的数字货币监管模式与监管体系、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及利弊等问题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影响

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影响可以从商业银行的资产端传递到负债端。首先,商业银行的传统贷款业务会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负担着大量的监管成本与固定成本,而互联网金融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与信贷投放,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消费金融服务,这无疑会压缩、挤占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其次,利润空间的侵蚀使得商业银行在筹措和吸引资金来源时更加被动,缺乏竞争力而丧失对客户的吸引力,因而商业银行负债端面临的“脱媒”压力进一步增大,部分存款脱离了商业银行而转向货币市场基金。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可以从负债端传递到资产端。金融科技的发展实质上推动了一种变相的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负债端会首先面临“脱媒”压力,尤其是零售型存款脱离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的负债端越来越依赖于批发型融资,如同业拆借资金等。而商业银行负债端的改变会导致其资产端风险偏好的上升,结合商业银行的借贷利率和净息差都有所下降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并未将资金成本的上升向下游企业转移,而极有可能选择更高风险的资产来弥补其负债端成本上升所带来的损失。

金融科技加速金融脱媒

由上述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的影响可以看出,无论是哪方面的影响和冲击,金融科技的发展都会加速对商业银行“去中介化”的互趋势。从支付角度看,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已具备收付款、转账汇款、自动分账等支付结算功能,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支付业务形成有效替代;从资产端角度看,企业和个人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需求匹配,并成功进行融资,减少了对商业银行传统信贷的依赖;从负债端角度看,由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金融科技实质上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商业银行面临一定的存款“脱媒”压力。

可以说,第一次“金融脱媒”的背后推手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兴起,而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则堪称第二次“金融脱媒”的催化剂。相对于资本市场带来的第一次“脱媒”来说,金融科技的“二次脱媒”更具变革意义且更为彻底。第一次“脱媒”主要是推动相关金融活动(如融资活动)的市场化,而“二次脱媒”则主要是解决金融的效率问题以及金融服务的结构性匹配问题。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客户群体的影响金融科技所拥有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使得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行为和信用记录得到真实完整的展现。根据安德森的“长尾理论”,小微企业属于金融服务需求中的“长尾”,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小微企业往往因为达不到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门槛”标准而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而互联网金融有助于解决“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金融体系的供给缺口,提升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当然,这种对客户群体的更广泛的覆盖,与其说是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不如说是对商业银行传统金融功能的有益补充。同时,金融科技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其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满足极易形成外部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多重效应,而这无疑是互联网企业或中小银行有能力与大型银行进行竞争的契机。因此,金融科技势必也会带来银行业的竞争加剧。

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几点设想

更具专业性的“智能银行”

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第一代互联网Web1.0是关于万维网的建设,是商务的互联网;第二代互联网Web2.0则重点关注社交,因而是社交的互联网;第三代互联网Web3.0即现在正在经历变革的互联网,是价值的互联网,至少还需要下一个十年来建设、创造和使用;甚至于,第四代互联网Web4.0也可以对其进行憧憬和期待,那可能是“生活的互联网”。

因此,即便站在今天的立场,身处社交网络的时代,下一阶段的价值互联网方兴未艾,如果商业银行仍定位于传统的信用中介和融资中介,那也是不能让人满意的。未来的商业银行不应仅仅局限于提供最简单、最基础、最初级的信贷产品,而应致力于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化、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价值系统的整合者。例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主动筛选客户群体、锁定客户目标、匹配客户需求,甚至于主动创造客户需求,通过对价值与信息的整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具备专业化和智能化水准的金融服务及产品,创造附加价值,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与风险管理,从而避免落入传统的资产端与负债端的低效竞争中。

更具即时性的“移动银行”

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已经充分领略了几乎随时随地、点对点的价值互换所带来的高效和快捷,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依托于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即时性。未来,商业银行的即时性和移动化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传统商业银行批量处理后台系统更换为实时的分布式总账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几乎免费的、即时的价值交换。这样一种共享式的、即时性的“移动银行”,将跨越物理时空的阻隔,而不再有所谓边界的约束和局限,从而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需要的金融服务。

更具普惠性的“价值银行”

商业银行通过金融科技落实普惠性金融包括两层含义或两个维度:一是对传统金融体系覆盖不到的客户群体进行再覆盖、再获取。例如,通过金融科技的相关技术,商业银行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更高效的资源配置,为小微企业提供专属配套的金融服务。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挖掘、吸引新客户,拓宽客户和业务渠道,这是普惠性的“广度”。二是对既有的或是大多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实现低收费甚至免费,这是普惠性的“深度”。未来的商业银行将是在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上都更具普惠性、更具个性化服务的“价值银行”,是名副其实的价值和信息整合者。

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完善商业银行金融基础设施

建设商业银行要想实现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实现其专业性、即时性、普惠性的特征,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拥有与之相适应的、成熟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根据克里斯·斯金纳在《Fintech,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中的介绍,传统商业银行要想转变成或重建成“新型银行”,有着明显的“三步走”战略:一是把后台转到云上去,二是实现中间层的资源开放,三是在前台提供出色的用户体验。

显然,这无疑需要具备坚实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商业银行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须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努力。硬件方面,需要信息网络设施设备、高性能计算机与云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器等;软件方面,需要强大的数据挖掘与计算、分布式存储、批量化处理、先进的人工智能等。对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的监管进行适应性调整众所周知,金融监管本身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金融科技的创新则日新月异,因此相应的监管体系、监管规则、监管政策、监管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

对金融科技和商业银行的监管进行适应性调整

意味着:一方面,需要加强监管,对游离于现有监管体系之外、处于灰色地带、尤其是具有一定负外部性的业态和服务创新要切实做到审慎监管、尽职尽责,同时,监管理念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监管手段可倾向于“前瞻式”干预手段;另一方面,监管需留有空间和余地,既能做到防范风险,又能鼓励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的创新融合,需在风险管理和效率提升之间寻求平衡点,为更深刻而广泛的金融创新预留政策空间。

商业银行心态与背后文化价值观的转变

首先,对于金融科技引发的、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竞争加剧、利润下滑等现象,商业银行需要客观理性看待,与竞争对手多学习、多交流,掌握新趋势,变被动为主动,为未来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做长远的战略规划。其次,对于客户,商业银行应积极改变传统金融模式下“嫌贫爱富”的心态与文化价值取向,深刻理解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要求和广大民众的诉求,逐渐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再细分,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而非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后,商业银行需承担一定的社会宣传使命,承担起引导民众、普及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社会责任。随着金融科技的纵深发展,金融服务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移动化、智能化的特征和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提升社会整体对其接受、认知和信任程度,也是商业银行在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所不得不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系 | 免责条款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海曲东路396号国际财富中心12楼 电话: 0633-7893007 版权所有© 日照市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鲁ICP备13005450号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633-7893007